close

  在“七七”事變暨中國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紀念日前夕,記者走訪了北京市以著名抗戰殉國將領佟麟閣、趙登禹、張自忠命名的三條道路,採訪了三位將領的後代、三條路上的人與事,試圖透過歷史與現實的“對話”,緬懷先烈,感悟未來。抗戰硝煙早已散盡,歷史的思考卻不能停止。謹以這組報道向千千萬萬為捍衛民族尊嚴、維護世界和平而拋頭顱、灑熱血的先輩致敬!
  □趙登禹路
  1947年,北平市政府為紀念抗戰將領趙登禹,將北溝沿大街命名為趙登禹路。在這裡居住工作過的一些人知道趙登禹是抗日英雄,但鮮有人知其詳。就連趙登禹之女、80歲的趙學芬也對記者說:“很多人都以為我家在那,其實我們對那條路一無所知。”
  ◇命名學校
  全民族抗戰爆發那一年,趙學芬還不到三歲。她對父親的瞭解,是後來回老家山東菏澤聽鄉親們介紹、搜集資料才一點點形成的。
  “文革”期間,因為害怕,家裡留下的父親唯一的照片也燒掉了。也就在那個時期,趙登禹墓被破壞,趙登禹路也改稱“中華路”。1980年,趙登禹墓得以重修。1984年10月,北京市政府決定將此路恢複原名。
  在趙學芬等人的積極奔走下,1997年全民族抗戰爆發60周年之際,北京市大紅門中學更名為北京市趙登禹中學。
  1937年7月28日,就是在大紅門,時任29軍132師師長的趙登禹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到日軍伏擊,壯烈殉國,年僅39歲。7月31日,南京國民政府追授趙登禹為陸軍上將。
  後來趙登禹中學與嘉園小學合併成立九年制北京趙登禹學校,趙學芬任名譽校長。
  在趙登禹學校的教學樓前,身著戎裝的趙登禹白色塑像,註視著進進出出的師生。
  ◇銘記歷史
  從地鐵14號線大瓦窯站向西步行約三四百米,就是趙登禹將軍墓。墓地附近,散落了一些被風吹落的卡片,那是趙登禹學校的學生祭掃時留下的。
  據附近居民講,除了清明節和全民族抗戰爆發紀念日,平常很少見到有人來瞻仰將軍墓,也沒見到有人專門來打掃、管理墓地。
  作為趙登禹學校的校長,徐唯要求每學期的開學典禮都要講趙登禹的故事,老師也會帶領學生參觀學校常設的趙登禹將軍事跡展。
  目前,學校正在擴建展室,計劃建成小型的趙登禹將軍紀念館,融合實物、圖片、音視頻資料,也在考慮建一個喜峰口戰役或南苑阻擊戰的沙盤,通過電子屏進行多媒體展示。新的趙登禹將軍紀念館將在今年9月1日學校開學時正式啟用。
  住在趙登禹路54歲的楚先生希望趙登禹路上能設立紀念館或宣傳欄。
  他說:“我希望我的後輩能自豪地跟人說,我住的街道是以一位抗日英雄命名的。”
  □張自忠路
  為紀念張自忠上將,位於東城區的鐵獅子衚衕被命名為張自忠路。
  光陰流轉,這條路幾易其名,從“文革”前後的地安門東大街、張思德路、工農兵大街,直至1984年復稱張自忠路。如今,這條路所見證的歷史已為多數人淡忘。
  ◇這個人是誰
  今天,張自忠路1號院所在的位置,是2007年開通的地鐵5號線張自忠路站。站內立有一尊高約兩米的半身銅像,底座上書“民族英雄張自忠”。張將軍一身戎裝,表情肅穆。
  兩個六七歲的孩童圍著雕像繞了一圈,對舉著相機催他們站好留影的大人問道:“這個人是誰?”
  “一個將軍,打日本人的。”
  “在哪兒打的?他被日本人打死了嗎?”
  張自忠的嫡孫張慶安對這樣的對話並不感到意外,因為“歷史往前走”。68歲的他從未與祖父謀面。山東臨清、湖北宜城、重慶梅花山分別是張自忠的出生地、殉國地和安葬地。
  張慶安常去三地祭拜,卻從不覺悲傷:“軍人最大的榮耀是為國捐軀。我不悲傷。”
  “年輕人心裡要明白,堅持和平、發展、建設祖國,但中國周邊並不太平,關鍵時刻,年輕人要有想法,為國家,為民族,不惜獻出生命。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,一寸也不能丟。”
  ◇和平的願望
  78歲的李宗惠是張自忠路的“老居民”,他無法忘記每次經過日本崗哨都要嚮日本人鞠躬,否則就會挨打的經歷。
  1954年,抱著“為國獻身”的想法,李宗惠選擇了別人都不看好的北京大學東語系日語專業。“經歷過那個歲月的中國人對日本的感情是很複雜的。我考大學時,很多人認為翻譯就是替外國人說話。”李宗惠回憶自己當年入學時很糾結,不過進校看到的第一幅標語“歡迎未來的紅色翻譯家”讓他重拾信心。
  李宗惠畢業後成為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名日語教師。1983年,李宗惠被選派赴中國駐日大使館教育處工作,後在日本教漢語,前後待了12年。
  李宗惠經歷了中日關係的幾次起伏。他對兩國友好充滿信心。
  “我認識的兩國大多數人民是盼望友好的。紀念張將軍等抗日英雄,不是記憶仇恨,而是吸取教訓,不是煽動戰爭的情緒,而是追求和平的願望,這是我們把一個將軍的名字刻在中國首都地圖上最重要的原因吧。”
  □佟麟閣路
  有位老人經常從佟麟閣路經過。一次,當他停下來看佟將軍的介紹展板時,有人問他是否瞭解將軍生平。
  “是的,非常瞭解。”老人說,“因為他是我的父親。”
  老人名叫佟兵,是抗日名將佟麟閣將軍的小兒子。他家距離這條全長1500米的路不到三公里。佟麟閣路總能喚起他難忘的記憶。
  ◇小兒回憶慈父
  在佟兵童年的回憶中,父親是充滿溫情的。因為他屬牛,父親總是寵愛地叫他“小牛子”,每天回家會抱著他親一親。佟兵記得父母的感情很好,父親從沒跟母親紅過臉吵過架。佟麟閣夫婦結婚20周年紀念日,佟將軍為夫人打了一副金鐲子,上面刻著“瑞卿夫人,隨我廿年。戎馬顛簸,歷盡艱危。含辛茹苦;風雨同舟。尊老育幼,克勤克儉。鐫此數語,以志不忘。”除此之外,佟麟閣對父母也是百般孝順。
  1933年,馮玉祥領導的抗日同盟軍被迫撤銷,佟麟閣深感報國無門,便到了香山腳下過起了隱居生活。一次,佟兵正在香山的家踢毽子,趙登禹一行來訪。但佟兵當時並不知道,趙登禹此行是為了請佟麟閣出山抗日的。這一復出,佟將軍再也沒有活著回到寧靜的香山。
  1937年7月7日,日軍向盧溝橋中國守軍發動進攻,製造“七七事變”。佟麟閣和他的部隊因被叛徒出賣遭遇伏擊,佟將軍犧牲了。柏林寺一位方丈冒著生命危險把遺體藏在寺中,直到抗戰勝利後1946年國民政府為佟麟閣舉行國葬。
  “那年7月28日,我父親的遺體從柏林寺送到香山故居旁邊安葬,經過東四、東單,萬人空巷。”佟兵回憶道。
  ◇歷史需要傳承
  佟麟閣路最早的時候並沒有路,而是一條排水溝,上面架了好幾座小橋。民國時期,為瞭解決道路問題,改善衛生環境,政府就把那條溝蓋上了,那裡也就成了“南溝沿”。路雖不長,兩側卻有三處北京市文物保護建築。路東62 號院內,有民國參議院和民國眾議院舊
  址。路西85 號的中華聖公會救主堂,是
  北京地區建立的第一所教堂。
  事實上,很少有人會停下來看一看路邊關於佟麟閣事跡的展示牌——那個牌子最近也不知所終了。對59 歲的清潔工老楊來講,這條路是難以打掃的死角。老楊來自河南信陽,他的父親也曾打過鬼子,13 年前去世了。他2002 年開始在這裡掃街,每天掃三遍。“這條路不好掃,餐館多。”他說,“但是現在馬路牙子比以前修得更平整了。”
  沒有觸摸過那段歷史的人無法理解這種感受。涭水河小學教導主任韓俊英說,關於這段歷史,有時老師講得聲淚俱下,孩子們看著老師的表情卻一點兒感覺沒有,小學生還理解不了。“我覺得有必要讓他們知道現在的生活是怎樣來的,瞭解這條路為什麼這樣命名,知道曾經有這樣一位將軍為了國家的利益而犧牲。”韓俊英說。
  據新華社京華時報記者劉雪玉整理  (原標題:抗日將領的北京印記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pclrjbzpefwg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